Tyrrell Winston x Reebok “Club C 85” and “Classic Leather”
紐約藝術家 Tyrrell Winston 與 Reebok 這對人氣組合再度攜手推出合作:在過往合作的基礎上,兩者在 Club C 85 款式中加入海軍藍色調為鞋款畫龍點睛,而鞋底的「1985」字樣也作為本次亮點;另外,新加入的 Classic Leather 聯名也絕對是秋冬不可多得的實穿鞋款之一。
Mizuno x One Block Down “Wave Rider 10”
SEITO 過往所提及到「跑鞋」在現今市場上受重視的現象,再度於 Mizuno x One Block Down 的合作上得到驗證。 此次合作以 Mizuno 經典鞋款 Wave Rider 10 為發想藍本,鞋面則呼應系列名稱「Flame Wave」,以陽極氧化處理手法賦予火焰圖樣,並在加入反光片、後跟處 One Block Down 字樣,以及燃燒的太陽圖示等細節上緊扣合作主題。
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感覺到,在最近的鞋款市場中,擁有奇特造型的鞋履款式愈來愈多?從 AVAVAV 的 Very Slimy Feet、Finger Feet 及 The Moonster XXL 等各種怪獸腳掌鞋,到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的雙頭皮鞋,再到 I Wanna Bangkok 的 Hulkfoot Heels 等款式,相信頻頻讓大家感到驚豔的鞋款不在少數。 但與此同時,近期的時尚圈中卻不乏傳出鞋款市場趨於無聊的風聲,而這也令我們不禁反思一個問題:是我們的胃口被養大了,還是鞋款市場所玩的花樣,真的走到一個可見的盡頭了?
FLOMMARKET:個人滿期待看到 adidas 怎麼處理原本與 Kanye West 合作推出的鞋款,會改名、降價,還是以其他方式呈現?
另外,adidas 尚未推出的 Fear of God 主理人合作籃球支線,及先前因使用類似設計而具有爭議的 Remember The Why 系列,我都將持續關注。對於 Nike陣營,我則是期待近年的 Off White、Travis Scott、Sacai 合作系列是否會一改以往的設計理念,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?
Sandy:在疫情的影響下,大家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,重組了生活開銷的分配,但我個人在選擇球鞋的出發點上沒有變化,還是一樣購買自己喜歡的鞋款。除此之外,因為一些不同的聯名款式,因此嘗試了更多鞋款品牌,像是 Salomon 以及非典型球鞋的 Birkenstock、Aimé Leon Dore Garden Mule 和 Crocs。
球鞋的發售是否還帶來同於以往的驚喜感?
Sandy:我對於喜歡的鞋款都還是一樣期待,所以驚喜感都是相同的!
Via @le.syndrome
Via @le.syndrome
對於 2023 年的球鞋發售,有什麼看法或新期待?
Sandy:目前最期待的鞋款是 Kith x adidas Originals samba x Clarks。沒有Virgil 和 Ye 的設計之後,除了 Air Jordan Reimagined 系列以及Jerry 與 adidas 的 Fear of God Athletics 之外,目前還有點難想像2023的鞋款,不知道 Teddy Santis 今年會不會再帶給大家其他的驚喜。
FLOMMARKET:個人滿期待看到 adidas 怎麼處理原本與 Kanye West 合作推出的鞋款,會改名、降價,還是以其他方式呈現?
另外,adidas 尚未推出的 Fear of God 主理人合作籃球支線,及先前因使用類似設計而具有爭議的 Remember The Why 系列,我都將持續關注。對於 Nike陣營,我則是期待近年的 Off White、Travis Scott、Sacai 合作系列是否會一改以往的設計理念,推出讓人耳目一新的產品?
Sandy:在疫情的影響下,大家因為生活型態的改變,重組了生活開銷的分配,但我個人在選擇球鞋的出發點上沒有變化,還是一樣購買自己喜歡的鞋款。除此之外,因為一些不同的聯名款式,因此嘗試了更多鞋款品牌,像是 Salomon 以及非典型球鞋的 Birkenstock、Aimé Leon Dore Garden Mule 和 Crocs。
球鞋的發售是否還帶來同於以往的驚喜感?
Sandy:我對於喜歡的鞋款都還是一樣期待,所以驚喜感都是相同的!
Via @le.syndrome
Via @le.syndrome
對於 2023 年的球鞋發售,有什麼看法或新期待?
Sandy:目前最期待的鞋款是 Kith x adidas Originals samba x Clarks。沒有Virgil 和 Ye 的設計之後,除了 Air Jordan Reimagined 系列以及Jerry 與 adidas 的 Fear of God Athletics 之外,目前還有點難想像2023的鞋款,不知道 Teddy Santis 今年會不會再帶給大家其他的驚喜。
正因如此,能同時展現文化性、開創性的「復古鞋款」更顯難能可貴。如 Stüssy x Nike Air Max 2013,融合 Air Max 2013 鞋款外觀和 Air Max 2015 標誌性反向 Swoosh Logo,打造全新的 Air Max 美學;Nike x Martine Rose Shox MR4 將「穆勒跟鞋」的設計加注於經典 Nike Shox 之上;重塑 2000 年代經典的 Brain Dead x Oakley Factory Team 合作系列等,皆透過對於過去鞋款的「重新詮釋」,賦予老鞋履全新生命,而此次 Stüssy x Nike Air Penny II 亦是如此。
在 Stüssy x Nike Air Penny II 鞋款上,映入眼簾的即是 Stüssy 對於 Air Penny II 在配色 / 材質上的全新演繹;在 Black/White-Black 配色,延續近期合作鞋款如 Nike Air Force 1 Mid 等鞋款使用麻布材質,連同鞋帶、鞋舌等處都以相同材質所製成,將主題元素更加一致性的彰顯;而 Vivid Green/Black-Black 款式則以草綠色麂皮與黑色髮絲紋面料作為主軸、輔以使用麂皮面料的鞋舌及後腳跟處編織的 3M 反光面料,再加上後腳掌氣墊及鞋底所使用的紅色作為點綴,交織出兼具質感及街頭風格的樣貌。
此次 Stüssy x Nike Air Penny II 不僅對 Penny Hardaway 傳奇 NBA 生涯的致敬,更重新擁抱 90 年代鞋款的設計美學。 Stüssy 對於鞋款的「再詮釋」,讓此雙「傳奇鞋款」成為兼具過往籃球元素與現今流行文化的「全新鞋款」,而這即是「老鞋履,新生命」的真諦。
[slide-anything id=\”1734\”]
璀璨的流星 – Penny Hardaway
回顧 Penny Hardaway,大家總會惋惜若沒有傷勢的因素,以當時的表現,Penny Hardaway 勢必在 NBA 歷史洪流中佔有更重要的一席之地。然而,或許正是因為這些不順遂和遺憾,讓 Penny Hardaway 傳奇的生涯、乃至簽名鞋款更具魅力。從菜鳥賽季開始,Penny Hardaway 就因其具靈性的打球風格備受關注;與 Shaquille O\’Neal 所組成的雙人組合,更讓魔術隊得以於 93-94 賽季一嘗隊史的首次季後賽、94-95 賽季更帶領魔術隊首度於總冠軍賽亮相。出眾的球技,加上獨特的個人魅力,讓 Hardaway 被賦予眾望成為代表 NBA 聯盟的超級新星,Nike 也接續推出 Air Penny I 及 Air Penny II 等鞋款。
Getty Images
在 Air Penny I 上,除了有著影響至今的鞋款設計語言,加入 Lil’ Penny 人偶的元素,更是依然被津津樂道,最為成功 Nike 的行銷策略之一。而此次 Stüssy 所使用的 Air Penny II 於前腳掌配置 Zoom Air、中底配置碳纖維板、後腳跟處配置 Air Max2 的設計,可謂當時 Nike 籃球鞋款的「科技巔峰」;在外型設計上,設計師 Eric Avar 以 Air Penny I 造型作為基底並改良精進,成就「最佳 Penny 簽名鞋款」及 「90 年代最佳籃球鞋款」的美名。而後推出的鞋款,如 Air Foamposite、Air Penny III、Nike Air Zoom Rookie 等,也都在球鞋歷史中佔有指標性的地位。 僅管於 97-98 賽季後因傷勢影響,表現陸續出現起伏,但這些都無法抹滅 Penny Hardaway 從 \’93 年開始,用那華麗瀟灑的球風所帶給球迷的震撼。這即是 NBA 最璀璨的流星:Penny Hardaway。
Q1. 對於此次 INVINCIBLE x N.HOOLYWOOD x NEW BALANCE 三方攜手設計全新的 2002R 鞋款和服飾系列的想法?
這次的合作,我只想得到一句話可以形容:「質感的最大值」。無論是 INVINCIBLE、N.HOOLYWOOD 還是 New Balance,他們始終沒有被當代的潮流形塑成另一種樣子,反而都靠著堅持品牌的中心思想而屹立不搖,也難怪合作的系列總能完美融合三方特色,卻一點也不突兀,重點是能防水的 NB 真的太讚了!
即便單看球鞋、服飾產業,炒賣的話題早已不是新聞,許多品牌、店鋪都多次透過行動希望能遏止此現象。以實體店鋪為例,過往 Kith 於法國巴黎店鋪開幕首日,販售限量 Nike Air Force 1 Low Kith Paris 時,便規定購買者須將著用鞋款離開店舖,這類似的規範也不僅出現在 Kith 的發售中,許多店家都嘗試透過「特殊的販售方式」,希望能減少炒賣的亂象。